【榜样校友】朱东晨:不断拼搏,方能致远

时间:2024-11-29 作者:新闻2301班唐诗雨

监察室科员,一份肩扛监督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职业,他们是中国这艘巨舰安稳航行的“护航员”之一。而他们的成长之路,又有多少人了解呢?26岁的朱东晨,是来自梧州航道养护中心党委办公室监察室的一名科员,2021年6月从广西外国语学院毕业后,来到了他如今工作的地方,从初入职场手忙脚乱的小白到如今的得心应手的“护航员”,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决”?

丰富校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的夏天,略显青涩的朱东晨踏进了广西外国语学院这片充满朝气和浓厚学习氛围的土地。怀揣着期望与一丝丝未知的不安,他的大学生涯正式拉开帷幕。朱东晨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大学学习生活一开始的时候,朱东晨就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划,每次上专业课时,总会提前几分钟来到教室“抢夺”前三排的座位来听课,认真做好每一节专业课的笔记。

在课程学习之外,朱东晨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实践活动,他在大一上学期就加入了院学生会与足球协会。朱东晨说:“我参加学生会与社团是为了多接触学院的一些活动,了解活动流程是如何举办与开展的,如何与我的伙伴们合作,从而为我往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大一下学期,朱东晨参与了“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之后感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有想当老师的想法,所以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我是否适合去担任教师这一职位。但经过这次历练,我发现在做老师这一方面我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也就是这一次契机,让他重新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朱东晨称:“我在大二期间选择留任文学院学生会,担任副会长一职,让我对活动的开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整个大二期间的工作经历让我在组织、应急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转眼到了大三,相对较少的课程给予朱东晨更多时间去提升和完善自己。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积极参加培训以及各类活动。到了大四,朱东晨通过努力获得了去南宁市邕宁区政府实习的机会,提升了公文写作能力和处理行政工作能力,并了解到了机关单位的工作模式,认为自己能接受这样的工作,实习期结束后开始筹备毕业论文的写作和事业单位的各种考试,最终顺利成为梧州航道养护中心监察室的一名科员。

(图1:朱东晨与他的公益活动)

不断学习,攻克“底气不足”

初入职场,新人会遇到诸多挑战,例如如何从学生思维转换过来,或者繁多的工作内容和各种规章制度带来的压力。朱东晨提到:“从角色转变来看,需迅速适应从学生到社会职工的转变,工作岗位要求他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和更严谨的工作态度,这对新人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时期只需要注重学习就好,对党务知识缺乏认知,工作后必须尽快扩展眼界,克服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党务工作能力的欠缺带来‘底气不足’的问题。”

除了这个方面之外,朱东晨还从业务能力方面分析道:“由于缺乏经验,新人在工作初期难免会出现重点把握不准等情况,处于较被动的状态,我只能积极向领导和前辈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业务能力。”

身为志气昂扬的有志青年朱东晨不甘心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开始寻求解决方法。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将困难逐一击溃。他说:“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素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清醒,永葆政治定力。要钻研专业书籍刊物,掌握党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不断地学习得到提升的朱东晨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追求精益求精。朱东晨说:“党办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克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想法,坚持“零差错、零失误、零缺陷”,把每一篇稿子都写成精品,把每一次会议都办成样板,把每一个事项都落实到位。”而正是这样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他在每日的工作里“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忙到忘记吃饭也是经常的事,每一项任务完成后都要反复审核多遍才罢休。正是这些实打实的积累,让朱东晨慢慢地摆脱了“底气不足”这一标签,且让他在往后的工作中更加自信。

(图2:朱东晨在处理工作文件)

深入实践,夯基助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夯实基础提升自我的方式,朱东晨谈到开展党内教育活动实践时,他说:“在党内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学习计划、研讨安排、实践活动内容等,我都是积极参与其中,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朱东晨组织各种学习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加深党员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同时锻炼了他自己的活动策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筹备过程中,朱东晨需要与宣传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会议精神的宣传报道计划周全;与后勤部门协同,保证会议期间的食宿、交通等安排无差错。朱东晨认为:“我不仅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还深入了解了党的组织程序和重要决策过程。这种经验为今后参与更高层次的会议组织工作奠定基础。”

如今的朱东晨已经是单位里的骨干科员。他的故事展现了青年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告诉我们成长与成功的背后充满着无数个自己日夜拼搏的身影,只有不断拼搏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3:参与小组会议的朱东晨)

一审:梁金少 二审:陈惠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