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我院赴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开展合作交流。此行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交流,搭建学院传播学专业与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之间的合作桥梁,共同探讨新闻传播教育与媒体实践的深度融合,以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新闻宣传质量。
图片1:座谈调研交流现场
会议伊始,李伟国主任详细介绍了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当前正在推进的一系列媒体建设项目,包括融媒体平台构建、新闻内容创新、技术融合应用等。随后,双方就各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展望了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的广阔前景。吕植家院长表示,学院将紧密关注行业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图片2:吕植家院长详细介绍传播学专业建设情况
针对当前媒体工作形势,李伟国主任明确提出了广西本土媒体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对外传播能力、思想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他强调,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具备跨媒体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国际传播视野的人才将更受青睐。吕植家院长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并分享了学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实践经验。
图片3:李伟国主任介绍广西云数字媒体中心近期成果
在学科建设方面,吕植家院长详细介绍了新闻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内容。李伟国主任则分享了“部校共建”等政策趋势对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学科建设的积极影响,并建议学院应紧跟政策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李伟国主任针对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适应新闻智能化、大数据化生产的趋势;二是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培养能够面向东盟讲述中国故事、广西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三是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思想政治认识,确保培养出的新闻传播人才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李智勇记者从一线记者的角度,就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新闻宣传质量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或媒体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分享行业经验,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二是技术创新与融合:引入最新的新闻制作技术,如无人机航拍、VR/AR等,让学生熟悉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运作,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建立批评与反馈机制: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反馈系统,对学生的新闻作品进行定期评价和指导,加以改进。
图片4:吕植家院长、黄艳碧执行院长、吕芳副院长在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
本次调研收获满满,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更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双方均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与媒体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