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勉圩村,稻浪翻涌,热气腾腾。学院黑天鹅诗教实践团与马山县百龙滩镇勉圩村村委携手,共同拉开乡村诗教的帷幕。这场以诗歌为舟、美育为帆的诗教之旅,正为乡村孩子们推开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奇妙窗口。
开班仪式:村校共启诗教篇章
7月13日清晨,黑天鹅诗教团的成员预先到达教学点,迎接勉圩村报名学习的家长和学生。九点正式举行开班仪式。黑天鹅诗教实践团指导老师张子威与实践团全体成员、勉圩村党总支书记覃林向、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和部分家长代表齐聚一堂,见证诗意的启程。覃林向书记的话语饱含期许:“孩子们要牢牢抓住这颗诗歌的种子,让它在心田发芽,在时光里生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则寄语:“诗教从来不止于文字的传授,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我们将带着专业与热爱,让诗歌像山间的溪流,自然融入乡村的日常。”
开班仪式
诗教课堂:播撒诗歌创作火种
黑天鹅诗教实践团组建幼羽诗歌工坊,通过诗歌讲授、双师授课、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开展诗教。李孜俊分享了诗歌写作的基础知识,讲授了什么是诗、为何写诗、如何读诗、如何写诗,为同学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覃千千则带着学生走进修辞的花园,“比喻与拟人”的诗歌技法专题课堂上,孩子们眼中的稻田成了“大地铺金的棉被”,蝉鸣化作"夏姑娘的歌谣"。即兴创作的分享环节里,稚嫩的声音诵读着纯真的诗句,让课堂变成了盛满欢声笑语的诗歌乐园。
准备工作
幕后身影:协作彰显青年担当
为让诗歌之花在乡村沃土盛放,实践团早已用细致筹备织就保障之网。教学组围坐打磨教案,让每一堂课都触达童心;实践组运筹帷幄,让每日行程如诗歌韵律般井然有序;网宣组的镜头始终聚焦温暖瞬间,用细腻图文定格每一份感动;后勤组精心搭配的营养菜单,用热乎的饭菜驱散一日的疲惫。从统筹到细节,多方协作筑牢了活动的坚实根基。
诗教第一课
未来展望:诗教编织青春答卷
“幼羽诗歌工坊”是黑天鹅诗教实践团响应“三下乡”号召的生动实践,更是高校与基层共筑文化桥梁的温暖尝试。未来一周,诗歌会在田间地头生长,也会在课堂内外开花,实践团将用笔墨记录乡村的诗意,用真心浇灌孩子们的文学梦想。当青春与乡野相遇,当诗歌与童心碰撞,这份文化下乡的青春答卷,正书写着最动人的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