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班级学风建设基础,培育优良育人环境,近日,文学院通过“端正学习态度、规范日常行为、共建文明班级”主题班会形式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学风教育。全体带班辅导员结合学院学科特色,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双轮驱动模式,系统阐释学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将自律意识转化为成长动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青春力量。

辅导员唐老师主持开展班会
一、以“三基”教育为抓手 锚定学风建设核心
学风是班级凝聚力的试金石、学生成长的助推器,优良学风对塑造“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品格有积极意义。“从《论语》‘学而时习之’的千年古训,到新时代‘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学风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辅导员莫老师结合文学院“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育人传统,鼓励同学们将“珍惜大学时光、树立远大理想”的信念融入专业学习。
针对当前局部存在的课堂纪律松散、学习态度懈怠等问题,学院提出“双导向”治理原则。一方面聚焦课堂出勤、专注度等显性问题,通过“班长-学习委员-宿舍长”三级考勤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完善“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将学风表现纳入评优指标,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目标直指“三提升”——以课堂主阵地提升学习成效,以行为规范提升综合素养,以环境共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二、多维度立规明矩 构建学风建设体系
(一)遵守课堂纪律 严守学习“生命线”
“课堂是知识传授的主渠道,纪律是效率保障的压舱石。”辅导员黄老师对课堂行为提出刚性要求:全体学生需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通过“翻转校园”平台实时签到确保“到课率”;课堂期间需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通过师生互动提升“抬头率”,鼓励前排就座形成良好课堂生态;严禁出现睡觉、喧哗等扰乱教学秩序行为。
(二)强调着装礼仪 塑造文明“新形象”
围绕“仪表是素养的直观体现”,班会明确校园礼仪规范:进入教学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需着装“整洁、得体、大方”,禁止穿拖鞋、背心、超短裙短裤及奇装异服。“从汉服社的传统服饰展示到日常着装规范,都是文学院学子文化素养的外在表达。”辅导员王老师结合学院“一二三”“金蔷薇”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着装礼仪与“修身齐家”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三)维护整洁环境 共筑校园“文明家”
班会倡议全体学生践行“校园环境守护”承诺:严禁将早餐、零食带入教学区,通过“班级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保洁义务;杜绝厕所吸烟、损坏绿植等不文明行为,以《边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学意境,培育爱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四)以文化人促成长 凝聚学风建设合力
老师们以“学风建设不是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寄语全体学生,鼓励大家以“优秀班集体”评选活动为载体,将个人成长融入学院建设征程。

辅导员杨老师开展班会
此次学风教育是文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学院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学风建设”融合机制,通过红色文学经典研读、学术诚信教育、文明行为养成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学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锤炼品格,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文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