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南宁,金秋送爽。时值广西外国语学院建校20周年,2022届新闻学毕业生杨月莲,怀揣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娓娓道来那些关于成长、梦想与感恩的故事。
(图1:杨月莲返校共贺校庆)
一路向前,学校给予我最初的力量
2018年,来自广西钦州的杨月莲第一次踏入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大门,正式开启她的大学生活。
采访伊始,问起杨月莲在校的经历,她的话语间充满了雀跃与怀念,开始了对那段青葱岁月的回忆,“我的大学其实并没有什么很难忘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大学生活不美好、毫无意义。恰恰相反,我在广西外院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毕业后这些知识作为敲门砖,给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在平淡的日子里,每一天的学习都让我感到充实。”2022年毕业的杨月莲再忆起广西外院,心头间总充斥着感恩与欢乐。
是良师,也是益友。回望过去,杨月莲第一个想到了讲授《古代汉语》的韦人方老师。“我挺喜欢韦老师的课,她教授的知识在我做自媒体的时候用上了。我现在的工作包括很多类型的内容,比如经济形势、生活百科、健康科普和历史知识等,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给我的自媒体工作添了一份力量。”不仅如此,在她的视角里,韦老师也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知心好友,“毕业工作之后,我还是会经常去找韦老师聊天,她是一位很温柔的开导者。做自媒体遇到困难和瓶颈时,韦老师的话经常能给我以启发,每一次交流都受益匪浅。”
忆起昔日恩师,杨月莲无不感慨,很幸运的遇到了这位“开导者”,对自己后来步入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2:大学青涩的杨月莲)
年轻便是优势,去大胆尝试吧
2022年毕业后,杨月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宁一家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到了2023年后半年,她开始自主创业进入自媒体行业;直至今年年初,她去到了广州,在青岛普生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任内容运营一岗,负责写文案、拍视频、投放广告等工作,将自媒体当作副业。
就业是大学生真正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如何迈好这第一步,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经过几年不断的学习与总结,杨月莲表示:“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和本钱,不要怕累,不要怕碰壁。大胆地去选择你擅长的或者感兴趣的路,大胆地去尝试,坚持、坚持、再坚持!”
杨月莲想起自己最初找工作的经历,因没有做好准备导致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被迫投了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简历。谈及此,她语重心长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尽量往大厂走,可以去关注大厂的公众号或者招聘广告,实习生很容易通过面试的。去了也有前辈带,不用担心什么也不会。”
面对职场压力与挑战,杨月莲也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法,累绝对不是放弃的理由。这些方法包括:和朋友、老师谈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的意见或许就是拨开迷雾的风;去旅游,去运动,学会适时放松身心,开拓自己的心境;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锻炼思维能力。
(图3:工作中的杨月莲)
明天会更好
在采访的尾声,广西外国语学院20周年校庆再次成为了话题。愈发优美的校园环境,不断扩招的学生,杨月莲感慨道,“母校和记忆里的模样有了很大不同,但还是感觉到亲近,希望广西外院能越来越好。”离开学校后,她和母校联系的方式从亲身感受,变成了从学校公众号关注母校近况。
作为学姐,杨月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就是学习,她多次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是课内的需要注重,课外的也不能落下,“一定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在大一大二时就应该出去实习,提升自己的个人技能,特别是我们的新闻专业,更应该学会剪辑与摄影。”再说到新闻学的就业前景,杨月莲认为:“新闻和新媒体不分家。新媒体是一个趋势,不管是自媒体还是电商,都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往这个方向走更符合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
敢为人先,砥砺奋进。杨月莲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梦想与奋斗的见证,更是母校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在成长的路上,广西外院和无数学子一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