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改】共话教学改革——文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组教学改革研讨会

时间:2025-04-23 作者:黄晓蓉 来源:文学院

为深化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新时代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院现代汉语课程组于4月22日下午召开了“现代汉语课程组教学改革研讨会”。研讨会由课程组组长黄晓蓉主持,高鲜菊、李玥、符健彬、伍莎莎、宋雪竹、许秀娜、钟衍、李倪宇、韦世方9位教师共同参与。

课程组教师共同参与研讨

研讨会上,高鲜菊博士指出:“《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既要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又要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对语言能力的新需求。”她强调,当前教学需突破“重知识轻实践”的传统模式,构建“理论—应用—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李玥老师分享了“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改革经验,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方言保护”“网络语言”等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语言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从语言现象中提炼理论,激发学习主动性。针对“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宋雪竹老师建议通过“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方言资料整理、濒危语言保护等项目,鼓励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制作语言科普视频,让学习成果可视化。

符健彬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AI技术,比如利用DeepSeek辅助讨论,利用学习通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通过摇一摇进行点名等。这些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不再沉闷。接着,伍莎莎老师补充道:“AI大模型为语言学教学提供了新工具,但需警惕技术依赖。不仅要提醒学生,教师也要避免成为单纯的技术使用者。”

课程组长就课改收集意见

此外,线上参会几位的教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如,许秀娜老师以熟悉的校园媒介为切入点,选取校园公众号推文长难句,让学生找主谓宾等成分,还鼓励学生修改推文中语法瑕疵句,并对比分析,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该会议明确了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一是语言学课程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与社会语言生活接轨;二是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充分利用AI大模型辅助教学;三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提升跨学科素养。

本次集体研讨,增进了课程组内经验共享。相信在学校领导和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将得到不断深化,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审:林彩玲 二审:陈惠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