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初,我来到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六周的挂职锻炼。此次实践旨在近距离接触出版行业一线,将教学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在真实行业生态中沉淀教学思考。
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部分图书
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版物发行、文艺创作、版权代理为核心业务的“小而精”的企业。推门而入,书架上码放整齐的图书与略显紧凑的办公空间,勾勒出传统出版机构的质朴底色。挂职期间,我的工作聚焦于文稿校对实务:逐字逐句审读稿件,累计参与两部文稿的“三审三校”全流程。具体包括逐页核对文字错误、修正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修改病句错句等基础工作,深刻体会到“校对是图书质量最后一道防线”的行业箴言。
在协助校对工作之余,我也与老编辑聊聊当下国内的出版情况,交流图书公司转型路径。这些经历让我直观感受到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压力——在当下数字化阅读冲击下,图书销量下滑、文创产品开发同质化等问题逐渐凸显,让整个行业都面临“坚守内容”与“迎合流量”的挣扎困境。
此次挂职锻炼,是一次“褪去滤镜”的行业观察之旅——校对工作虽琐碎,却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基础;行业转型虽艰难,却仍有团队在小而美的空间里坚持文化传播。这些所见所感让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更朴素的理解:真实的职场并非总是光鲜亮丽,但正是这些细微处的坚守与挣扎,才是最值得带回课堂的教学素材。“知其然而欲探其所以然”,希望通过此次挂职经历的分享,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并尊重现实,如此才能让他们清晰规划和思考职业生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