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院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开展挂职锻炼

时间:2025-08-30 作者:王英远 来源:文学院

为落实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2025年暑期,我院组织5名骨干教师分赴广西民族报、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花予木婚礼工作室、南宁市优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南宁远航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此次实践旨在打通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的壁垒,推动教学内容与培训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部分图书

花予木婚礼工作室

优教教育培训学校

深入一线:从课堂到行业现场的角色转型

挂职教师结合我院中小学教育、文学创作以及文秘等专业培养模块,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课程研发、教学实施、学情分析等实战任务。其中,符健彬老师参与“新课标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项目,主导设计了1套适用于9-12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评估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教学方案,使试点班级阅读达标率提升23%;王英远老师参与“教师资格证培训”项目,协助教育结构开展资格证培训工作,了解开展教师资格证培训全流程,能为学生备考教师资格证提供经验;甘芳明老师深入走进防城港市“花予木婚礼工作室”,以“宣传策划”岗位开展挂职锻炼,婚礼工作室宣传策划不仅需要扎实文字功底,更需整合视觉设计、新媒体运营、客户心理洞察等能力。胡仁蕊老师和徐向群老师分别在南宁市一本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广西民族报进行挂职锻炼,聚焦文稿校对实务,包括核对词句运用、标点符合等基础工作,深刻体会到“校对是图书质量最后一道防线”的行业箴言。

老师们还通过参与招生咨询、家长沟通会、品牌宣传等环节,系统掌握教育服务行业、新闻媒体行业、宣传策划行业的运营逻辑。甘芳明老师表示“以前教学生文案写作、品牌宣传,多基于案例分析;亲身参与全流程后,才真切感受到行业对‘内容精准性’与‘传播实效性’的双重要求。”

挂职期间,教师团队累计形成5份行业调研报告,收集典型案例5个。符健彬老师将培训机构的“情景式语音训练法”引入《现代汉语》课程,设计出“基础能力夯实、实际场景应用与辅助工具运用,形成“学-练-用”闭环,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甘芳明老师后续计划在《应用文写作》《新媒体文案创作》等课程中,引入婚礼策划宣传、品牌推广等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课堂上接触行业前沿需求;同时,将挂职素材整理为教学资源,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践”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教师企业挂职并非简单的“经验采集”,而是构建“高校-机构-课堂”协同育人的闭环。学院将建立挂职成果转化机制,把行业前沿动态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触摸行业的脉搏。此次实践锻炼不仅提升教师的行业洞察力,更推动教学理念革新,学院将鼓励更多的教师充分利用假期进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一审:林彩玲 二审:陈惠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