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课程质量,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我院各课程组于10月14日在明德楼各个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深层次的“人人过关”集体磨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王英远副院长主持,全体课程组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模拟授课、交叉评课的方式,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方法创新及思政元素融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打磨与优化。
《现代汉语》课程组研讨会上,主讲教师伍和忠教授首先就“词汇”这一章节进行了说课展示。他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其新颖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案例支撑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随后,课程组进入了热烈而深入的“磨课”环节。与会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周本良教授从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出发,建议“进一步强化本章节与前后内容的承启关系,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网络”;贾茜教授则从课堂互动角度提出,“可以引入更多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互动,如利用学习通平台发起即时讨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大家围绕如何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教学、如何利用AI技术赋能课堂、如何设计更具挑战度的学习任务等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现场研讨气氛十分热烈。

伍和忠教授说课展示
黄艳碧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磨课’不仅是‘磨’教学内容,更是‘磨’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匠心。这种集体研讨模式有效凝聚了团队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思想的碰撞,我们不仅优化了单一课时的教学方案,更对整门课程的顶层设计有了更深刻的把握。”
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年轻老师们感慨道:“作为青年教师,这次磨课就像一场‘及时雨’。前辈们的精准点评和宝贵建议,让我对如何站稳讲台、讲活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足的信心。” 此类常态化、制度化的课程组磨课活动已成为文学院夯实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各课程组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聚焦课堂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教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