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文学院召开银龄教师座谈会

时间:2025-10-17 作者:陈维旺 来源:文学院

10月14日下午,文学院于310会议室召开银龄教师座谈会。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全体银龄教师共十余人出席。会议以“老带新·传帮带”为主题,聚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两项核心任务,旨在进一步发挥银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夯实学院人才培养根基。

执行院长黄艳碧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前青年教师教案设计能力仍显薄弱,教学探讨深度不足,已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她提出银龄教师深度参与青年教师重难点章节备课,通过“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打磨,帮助青年教师构建科学、规范、可测的教学方案,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副院长王英远围绕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重点阐释了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材料规范化管理等内容。她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全面贯彻OBE理念,做到“目标可测、过程可评、结果可用”;同时,要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AI助教、智慧课堂等先进教学技术的融合路径,以技术赋能课堂革命,以思政铸魂立德树人。

院系领导与银龄教师相互交流

在交流研讨环节,银龄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实践,就“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与“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提出三项共识性举措:

第一,建立“循环磨课”制度。青年教师每门课程至少接受两轮次银龄教师随堂听课与课后诊断,形成“授课—反馈—再授课”的闭环改进机制。

第二,组建“教学共同体”。以课程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学沙龙、示范课与案例研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第三,强化“反思性教研”。鼓励青年教师以“微课题”形式,将教学困惑、课堂创新、学生反馈转化为可研究的教研项目,银龄教师全程指导,推动教学学术化、成果化。

文学院院长吕植家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银龄教师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导师”。他希望银龄教师持续发挥“传师德、传技能、传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站亮讲台”,真正实现“一人卓越”向“群体卓越”的跨越,形成“不要一人好,更要大家好”的共进格局。

本次座谈会主题聚焦、议程紧凑、研讨深入,进一步明确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与路径,为学院高质量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有效办法。

一审:林彩玲 二审:陈惠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