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十二月,冷风伴着冬日暖阳,向我们吹来了“相思湖”文学大赛的评奖结果。12月4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文学社公众号公布了第十九届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文学大赛的获奖名单,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曾丽君同学创作的《瓶中海》荣获一等奖(一等奖全广西仅2名)。
(获奖荣誉证书)
曾丽君是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1901班的学生,现于北海日报实习。由于两地距离问题,笔者通过网络对曾丽君同学进行采访。
(曾丽君)
感悟生活,激情创作
相思湖文学大赛是广西的一项文学品牌赛事,也是广西大学生文学创作领域最高赛事,至今已举办十九届, 每届比赛都吸引了广西全区三十多所高校参与,历届总参赛人数达到十多万,发掘了众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本次比赛由广西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等担任评委。
2022年6月30日至10月10日,第十九届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文学大赛围绕着“纪念”的主题面向广西区内各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征稿。广西外国语学院动员学生们积极投稿,曾丽君从班级群里得知比赛信息后十分感兴趣,但由于学习和工作较忙便把此事搁置一旁,临近截稿日期时才提笔写了《瓶中海》这一参赛作品。
虽说这是曾丽君第一次参加这项比赛,但作为新闻学子的她表示“学校开设的写作课程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时刻注重写作的真实性,因为新闻的写作更注重真实,所以我更喜欢在现实中找题材,在生活里找灵感”。
“其实考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东西是激情的产物”文中李敬泽给叶舟写的序是她在几年前看到的,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引用这篇序作为文章的隐喻。当笔者问到其写作思路时她表示,当时提笔写作时快要截止投稿了,由于紧张而涌出的写作激情,于是写出了《瓶中海》。正所谓“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灵感是瞬间性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激情创作。
勇于尝试,打牢基础
如今校园内,大四的学生皆忙于考研或求职,同为大四学生,为何她参加比赛的热情未减?曾丽君说道:“每个人选择不一样,有的人关注考公考研,有的人关注实习就业。我也是想通过比赛,丰富我的个人简历,给就业打打基础。”
曾丽君在校期间就积极组团尝试参加各种比赛和实践活动,2021年柳州螺蛳粉青年网络大赛,曾丽君与宿舍同学通过运营的抖音账号“108在广外”(ID:108zGW)参与比赛并荣获优秀奖、2021年第四届广西“绿城红丝带”高校防艾短视频大赛中与团队共同拍摄的《艾无歧视》荣获三等奖兼最佳人气奖、在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第三届短视频创作大赛中与团队荣获二等奖等。
(参加网络营销大赛获奖)
(参加防艾短视频大赛获奖)
(参加防艾短视频大赛获奖)
此外,曾丽君还曾是2021-2022学年全年级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的学生,她在假期期间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曾丽君自述了一段记忆深刻的经历:“大二暑期我回到防城港参与了报社实习实践。第一次参加新闻活动,我写的稿件与刊登后的新闻只有3个字是一样的”。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补齐短板。曾丽君在学业和技能实践中的成绩和经验,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阅历,提升自我
笔者与此次比赛的其他参赛者恰巧谈论到《瓶中海》的大概内容时她评论道“曾丽君学姐用‘海’字串联了全文,儿时的回忆及长大后搬家对‘海’模糊的印象与现在‘海’的重叠,意蕴非常深厚,具有极强的巧思和创意”。曾丽君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此次比赛的压卷之作,可见她的写作水平之高。“写作水平其实很难提升,它会把现有的认知水平锁死在一个范围内,想要提升或者扩大这个范围,就必须读更多的书,只有不断阅读,才能不断写作。”曾丽君就提升写作水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奥古斯特·罗丹也曾说:“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曾丽君建议在不断阅读的同时丰富自己的阅历,达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写作水平。
新闻专业的陈刚副教授对于曾丽君评价道:“大四能够参赛获奖,本身就说明了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因为我们不少学生大一、大二积极参加活动,大三以后显露疲态,参赛积极性明显下降,曾丽君同学大四获奖难能可贵,足以值得其他学生学习”,他还透露到,曾丽君在大一大二时期就着手于校外的新闻稿件,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从“原稿与刊登后的新闻只有3个字是一样的”到现在可以独立参加各类新闻活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实践打磨。
“实习实践就是让我们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希望新闻学子多走出去实践,珍惜实习机会,去看更真实的世界,丰富阅历,提升自我。”曾丽君作为学姐,鼓励在校大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生活,寻找题材,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作者:黄晓婷
(受访者供图)